张秀芬,副主任医师,西峡县中医院内一科。
她拥有一颗博爱之心,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救死扶伤,她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她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她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她就是数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爱心和精湛的医术献给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好医生——西峡县中医院内一科科主任张秀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86年,张秀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新乡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西峡县公疗医院当医生。2005年,公疗医院和中医院合并,她被调到中医院内一科担任副主任,2013年被聘为院长助理兼内科主任,在她的带领下,经过6年的努力和奋斗,科室病床数从30张扩充至55张,年门诊量、住院病人量也大幅攀升,业务收入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她常常提醒自己“生活上要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知识上要永不知足”。 张秀芬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呼吸、心血管、消化、重症医疗等多个医学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局先进,2009年她被推荐为“五一劳动模范”,2010年获南阳应急医疗救治“先进个人”,2012年妇女节获西峡县“巾帼建功标兵”,2012年当选县政协委员。她先后主持和领导市级科学研究项目3项,并通过市级专家组的鉴定、验收。她撰写的10余篇见地独到的医学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成绩背后是张秀芬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和进取!
在医疗工作中,张秀芬视患者为亲人,与患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家住西峡县田关乡的王永泉,中年丧子,妻子走失,巨大的家庭变故让王永泉一蹶不振。祸不单行,王永泉因肺气肿、肺大泡破裂合并张力性气胸,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症状,乡邻将其送至县医院,因顾及当时恶劣的医疗环境及患者的特殊情况,县医院医生建议该患者转院。几经周折,乡邻最终将患者送至县中医院,张秀芬坚持将患者收住院,并亲自为患者做胸腔穿刺引流,在第一时间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然而该患者因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检查发现严重的低蛋白,并因此引起全身水肿。“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属自费药品,并且价格昂贵,张秀芬便带头并动员科室同事向王永泉捐款。在张秀芬的精心治疗下,王永泉的病情逐渐康复并且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在康复出院的那天,早已泪流满面的他跪在张主任面前说:“张主任啊!我这辈子不会忘了你,你就是我的再世菩萨啊!”此刻,张秀芬扶起病人,语重心长地说:“治病救人是我们的本职,应该的,不用谢!”张医生珍惜生命,善待他人,救死扶伤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么多年来,张秀芬以她卓越的人格魅力和高超医术,使无数患者成为该院最忠实的宣传者。
和其他的女人一样,她也是女儿、妻子、儿媳和母亲,但由于医疗工作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数十年来,她不知付出了多少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与牺牲。2007年7月,她的爱人因冠状动脉狭窄需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做冠脉搭桥手术,可那段时间是科室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她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爱人平安。好人自有好报,她的爱人手术成功,半个月后平安回家。在她爱人做完手术那天,她哭了,那是喜极而泣的泪水以及不能在爱人最危难时刻守护着的内疚泪水,她不后悔,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她已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予了那些需要她的患者。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兢兢业业。张秀芬这位虔诚的“朝圣者”,坚守着圣洁,守望着崇高,恪尽职守,热忱服务。她疲惫的双眼凝视着神圣的职责与使命,劳累的步伐镌刻着医疗工作者的品质和操守——大音希声,大爱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