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问我:“等孩子满周岁后,我想去欧洲进修一年可以吗?这对孩子的心理有没有影响?”我说:“等你儿子满3 岁再去,影响会小一些;如果能等到6 岁,那就更好些。”
又有同事问:“产假快休完了,等孩子断奶后,我想把孩子送到乡下给她奶奶带,心里很是舍不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说:“如果能想到办法,最好是将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心理学家芘亚珀曾指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两种幸福感:“初级幸福感”和“次级幸福感”。初级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完全确定父母对自己的爱,坚信父母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这种幸福感的基本建立,是在三岁左右。并且幸福感一旦确立,通常终生不会动摇,即使父母不在自己身边,也能够走向独立。
初级幸福感牢固的孩子或成人,内心的快乐,不会过多地受到日常生活的左右。遇到挫折时,不会丧失信心,更不会一蹶不振。而初级幸福感不牢固的孩子或成人,他们内心的快乐,过多地依赖于外在的成就:玩具、名校、学习成绩、长辈的好评、房子、车子等。如果生活顺利,就特别高兴;如果不顺利,就十分沮丧。这样的人性格不独立,对外在人、物、事的依赖感特别强。
初级幸福感不牢固的人,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容易出差错,因为他们太在乎周围人的想法,因而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3 岁前,父母应多跟孩子在一起,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初级幸福感,这是父母真正能给孩子的一辈子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