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我是他们的宝贝,但我现在觉得手机才是他们的宝贝。”近日,重庆市35岁的何女士发了一条朋友圈,晒出11岁女儿的一篇暑假日记,日记记录了女儿与父母相伴的这一天,父母的注意力却始终在手机上……这篇日记让年轻的爸妈们看了纷纷汗颜,感叹不经意间就毁掉了孩子的童年。有研究表明,当父母花更多时间关注手机时,多数孩子变得焦躁不安,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引起父母注意。(7月5日澎湃新闻)
由手机引发亲子关系疏远,早就算不得是新鲜话题。每每有生动鲜活的案例曝光,大家无一不是一副痛心疾首状。但可以想见,这种看似情真意切的“幡然醒悟”更多只是一种临时性姿态。现实是,那些深陷手机依赖症之中的年轻父母们,在短暂的“自省”之后多半又会故态复萌。当智能手机如此之深地嵌入了生活本身,诸如“放下手机,陪陪孩子”之类的呼吁,到最后很可能是无力的。
之所以说“手机摧毁了亲子关系”,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终归是有限的,当手机占据了这其中的大部分,必然会导致孩子被忽视、被冷落。而对于幼年期的儿童来说,他们原本却是尤其需要父母充分关注的……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对稀缺注意力资源的强势占据,在不同领域都已经引发了普遍性焦虑。
父母沉迷手机,孩子争风吃醋,这实在是个太过可笑的故事。可的确有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在“选手机还是选孩子”的荒诞问题上,很多年轻的父母们还是以实际行动选择了前者。透过此类现象其实不难发现,新生代父母在对待家庭生活以及亲子议题时,更多还是兴趣驱动多过责任驱动,这与上一代父母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当基于个人立场的行为偏好,凌驾于作为家庭成员和为人父母者的伦理义务,形成诸如“要手机不要孩子”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在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对于个体责任约束和行为引导的效力已发生了明显的衰减。即便在组成家庭、有了子女之后,不少人在内心深处,还是将自己定义为“独立的个体”。这种高度反传统的自我期待和角色设定,客观上导致了所谓新生代父母抚育子女能力弱化的事实。
年轻父母的“责任回避”,一方面表现在日常抚育子女时的漫不经心,比如说“玩手机而忽略孩子”等等;另一方面则体现为,高度依赖从市场购买商业服务来取代自己的“先赋性责任”,早早给子女报各种各样的亲子班、早教班、启蒙班等就是典型举动。现实中,亲子互动的萎缩、亲子关系的断裂,或许远比“要手机不要孩子”所呈现的更为严重。
说到底,也许并不是智能手机让年轻的父母们忘了孩子,而是某些年轻的父母们本就无意于、不善于和孩子相处,才转而逃避到了智能手机所建构的虚拟空间之中。也惟有厘清了这一现实,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之道。(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