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李璐晔
近日,一封来自河南通许县朱砂镇36名村医的辞职信把通许推到了风口浪尖,村医的生存状态也摆在了公众面前——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生存状况堪忧。
村医是最接地气的基层医生,他们一边自己劳动生产,一边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他们在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医疗健康体系种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国家为了扶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健康的服务基层人民群众,出台了一些列的优抚扶持政策。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家扶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红利变了很大味,失去了美好初衷。上级虽然不断怎加扶持力度,加大拨款力度。但是,村医们反映,真正到他们手中的钱却越来越少,让村医们苦不堪言。这种行为即伤了村医们的心,也违背了国家扶持基层卫生事业,造福村民们的初心。
钱国家给了,但没有真正到村医们的手中,这钱究竟到了哪里?层层克扣、挪作他用,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村医们是善良的、也是任劳任怨的,在国家大力推挤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他们竟然遭受如此待遇,着实伤了他们的心。如果不是现实的生存压力被逼到这一步,他们也不会走到用集体辞职的形式表达心中的抗议。希望相关部门不要把国家的惠民方针政策停留在口头,而是真正落实到位,惠及民生,而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国家的民生政策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