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郭朋介绍,乙肝传播途径大约有五种:血液传播、生活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作为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的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分娩前在子宫内通过胎盘直接感染胎儿的占5%~10%;更多见的是分娩时胎儿接触母体血液或羊水而感染或产后婴儿通过密切接触母亲而感染乙肝。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赵晓威介绍,对于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目前医学工作者已有了成熟的方案。通常在女性乙肝患者分娩后24小时内,为婴儿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其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可达90%~95%,而单纯依靠接种疫苗来预防母婴传播乙肝的有效率只有86%。
也有的医院采用母婴共同免疫预防,即HBsAg阳性孕妇从妊娠第16周开始,最迟不应晚于20周,每月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肌注(若HBV DNA阳性也可以用400IU/次),直至分娩;娩出的新生儿应在娩出24小时内(最好6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2周后再重复一次,并同时进行疫苗接种。宝宝周岁后,检测宝宝血液,如果有表面抗体存在,就说明宝宝已经得到充分保护。
怀孕时病毒复制量高怎么办?赵晓威介绍,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的乙肝治疗指南建议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指征是母亲血清HBV DNA>106~7 IU/ml。2015年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妊娠安全B类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女性乙肝患者HBV DNA在6次方以上(含6次方)的,于妊娠28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HBV DNA小于6次方的,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给宝宝打免疫球蛋白和正常乙肝疫苗。
郭朋指出,女性乙肝患者如果有怀孕计划,应在孕前将治疗药物换成妊娠安全B类抗病毒药物,如替比夫定、替诺福韦,继续怀孕,生了宝宝后不能停药;怀孕过程中如果肝功能异常,要做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郭朋还特别提醒,女性乙肝患者孕期切记不能做羊水穿刺,以免引起胎儿宫内感染。(于娟)